上级 项目
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password
子级 项目
tags
category
利盖蒂,奥地利籍匈牙利作曲家,20世纪先锋派作曲家,也是先锋派音乐中最著名的大师之一。其代表作有:管弦乐作品《幻象》(Apparitions)、《大气》(Atmosphères),歌剧《自伟大的死亡》等。
《第二弦乐四重奏》是利盖蒂创作中期的一部作品,在这一时期,利盖蒂不再使用他创作早期以调式和声体系为主的创作手法,转向先锋派,在自己的作品中着重强调“音响—音色”这一概念,这也是先锋派统一的一种手法——不再满足于现有的乐器与自然音色,更多的去人为的地创造一些新音色。《第二弦乐四重奏》这部作品就着重反映了“音响—音色”这一概念,同时也大量使用了利盖蒂所创造的“微复调”技术。本次分析便从最具利盖蒂特点的“微复调”以及“音响与音色”两个方面入手。
一、微复调
“微复调”这一概念最早被利盖蒂所提出,是利盖蒂将现代作曲技法中“音块”这种形式做了更加细微、精确的处理而产生的。比如在波兰作曲家潘德列茨基的作品《广岛受难者的挽歌》当中,作曲家就大量采用了“音块”的“音响”。但在《广岛》这部作品中,作曲家也只是给每件乐器一个演奏范围,可以说没有具体的演奏音准,整个感觉是模糊的。而利盖蒂则将“音块”细化。他将每一个音,每一个节奏以及织体、对位等等都精确的记谱,而非自由地的、即兴的写作方法。作一类比,“微复调”就是看似一片模糊,实则其中每个音都有精确的计算与安排,并非随意为之。
在《第二弦乐四重奏》中,作曲家使用了大量复杂的卡农模仿,在音高、音色和节奏方面都做了模仿对位,作品中有着许多相同的演奏法以及相同的音,用卡农的手法出现在不同的乐器上,形成了音色卡农。
此外还有其他形式的卡农模仿,这些都是在复调的基础上产生的,没有使用传统复调的对位技法,在一个非常密集的音区开始卡农模仿,而每个模仿声部在节奏,音程上都有细微的差别。看似一张“网状”的结构,此即为“微复调”的创作方式。
二、音响—音色
“音响—音色”是现代作曲技法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。在利盖蒂的《第二弦乐四重奏》这部作品中,作曲家采用的是“微变”的手法。即为把“音响—音色”控制在较小的幅度内变化,如若不注意甚至不会感觉到发生了什么。
这部作品中,以高度的半音化对音高进行组织,声部的排列较为密集,节奏复杂的变换等等结构上的特点,就形成了这部作品的“音响—音色”特征。首先从大的角度来说,很多部分使用了“线”、“块”和“点”的“音响—音色”布局。这属于在横向上的处理,这样的手法会给人先扩张后收缩的音响感觉。
其次,演奏法也是很重要的控制音响的指标。在这部作品中,作曲家严格的标注了演奏的要求,如“无察觉的换弓”、“无察觉的进入”、“没有重音”等等的详细标注来控制演奏时的音响效果。
总的来说,现代音乐的发展带来了很多传统音乐所不具备的内容,对现代音乐的认知也不能停留在其嘈杂音响的表象上,嘈杂音响下所使用到的现代音乐创作思维才是技法的本质,要进一步深挖其深层次的内涵和作曲家意欲表达的创作思维。
- 作者:团子
- 链接:https://ikun.su//article/lgd
- 声明:本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